据临床统计,冬季糖尿病患者住院的比例是春夏季节的2-3倍。这是由于气温降低,使交感神经兴奋,肾上腺素分泌增多,肝糖输出增加,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减少,使血糖水平上升;气温降低还会引起血管收缩,皮肤血流量减少,使血糖上升;另外,秋冬季风寒感冒、心脑血管疾病,也会造成血糖波动。
秋冬季节如何避免血糖波动
1.多监测
2.多补水
冬季气候干燥,水分容易流失,糖友每天最好要喝够1200~1500ml的水。在摄入蛋白质食物多、锻炼强度大、出汗多、沐浴等情况下,还要喝得更多一些。对于口渴不大敏感的人,尤其是老年糖友,要格外注意补充水分,不要等口渴才喝。
3.少量多餐
4.吃点粗粮
5.多吃蔬菜
6.巧吃水果
7.注意补钙
冬季穿衣较多,加上光照时间短,不利于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,从而影响钙的吸收。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补钙,建议多吃牛奶、虾皮、黑豆、芝麻酱、奶酪、海带、海参、黑木耳、芥菜、紫菜等富含钙的食物,同时还要坚持每天晒太阳。
8.注意保暖
糖友因末梢神经病变导致对温度不敏感,冬季既要注意保暖,又要防止被烫伤。血糖、血脂高的糖友要谨慎使用热水袋、电热毯等设备,如发现皮肤有溃破应及时就诊。泡脚取暖时,要严格控制好水温,以防烫伤脚部,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。
9.小病不拖
10.保护心血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