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南宁韦先生三年前查出有糖尿病,一直服药治疗,多次检测空腹血糖都基本正常或略微偏高。近几个月来,他开始出现手脚发麻,看东西越来越模糊等症状,尿里有蛋白出现泡沫,到医院一查,原来是糖尿病并发症导致。韦先生很迷惑:“我的血糖一直控制得还算不错,怎么也会出现并发症呢?”
餐后高血糖的危害
罪魁祸首原来就是餐后高血糖。韦先生平时去医院一般只查空腹血糖,偶尔查过两次餐后血糖均高于正常。由于认为餐后血糖高与进餐量过多有关,韦先生便没有过多重视。
其实,人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餐后状态(进餐后4-6小时内),与空腹血糖相比,餐后血糖对全天的平均血糖影响更大。一般来说,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要高一些,但不能超出太多。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不超过7.8,如果经常超过11.1,将会导致许多并发症:如眼底视网膜病变、肾脏病变、心脑血管病变、四肢麻木等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不仅要使空腹血糖控制满意,更要使餐后血糖保持在良好水平。
这些因素会影响餐后血糖
如果你的餐后血糖没有达标,快看是否是这五件事没做好!
1.饮食控制不到位
存在下列情况:总量超标(未根据身高、体重、活动强度等因素计算食物的总量)、烹调方式不当(如煎炸、红烧、粥熬制时间过久等)、主食中没有或很少粗粮、蔬菜量不足500克等。
2.运动方式不正确
餐后不运动、运动量较小、运动时间较短、久坐不动等均不利于控制血糖。
3.用药方法不对
控糖或降糖药物使用方法不对,肯定会影响药效,导致餐后血糖不达标。如:未按时服用降糖药;药物剂量不足;漏服药物等。
4.监测血糖不准确
一般餐后2小时血糖,都是糖友自己在家测,由于操作不规范,或仪器不准确,都是导致血糖监测结果不准确。
下列情况会导致血糖监测不准确:
①手清洁度不高。如:拿了含糖高的水果、蛋糕等食物,没有洗干净。
②测血糖的方法不规范,如挤血、用碘伏消毒等。
③血糖仪出现故障及试纸过期失效等。
5.其它原因
情绪波动(如焦虑、紧张、生气等)、寒冷天气、身体状况不佳(如感冒、腹泻、睡眠不足、过度劳累等)。
如何降低餐后血糖
降低餐后血糖,主要是要做这几件事。
1.及时进行干预,保护胰岛功能
糖友切不可因为糖尿病难治愈就自暴自弃,不积极治疗。而是要严格遵循医嘱,合理饮食运动,避免胰岛功能进一步恶化。
2.饮食干预,效果立竿见影
饮食干预主要是改变膳食结构(多蔬菜少主食等)、根据自身身高体重调整每餐的进食量,不要多吃也不要少吃,改变进食顺序,先汤再蔬菜再肉类最后主食,以及细嚼慢咽,降低吃饭的速度,都能对餐后血糖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3.咨询专业人士进行餐后运动
一般是在餐后1小时运动,此时是血糖的最高峰,而且运动也不影响消化。运动方式、运动强度、时长、频率,这些都需要有专业的建议,效果才能最佳,避免起到负面效果。
4.个性化定制用药方案
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,有时候医生会根据常规情况给出用药情况,这其实不适合糖友的特殊情况。因此,一定要和专业医生或专业人士咨询,定制个性化的用药方案,助力降低餐后血糖。
总结
很多人因为餐后血糖高,所以就很容易使自己处于患糖尿病的恐惧之中。其实只要通过科学合理饮食、运动、调养等方式,完全可以将餐后血糖控制在一个安全正常范围,因此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,要保持较良好的心理状态。如果一直处于紧张、忧郁或烦恼状态,反而不利于控制血糖。
“七养整体自然疗法”将中华传统自然医学精华与现代精准康复技术进行完美融合,古为今用,中西结合,通过“动养、食养、气养、温养、水养、眠养、心养”等七种独特方法,七效合一,联合调理,将人体万病之源(内脏问题)连根拔除、激活重建,由内而外全面恢复内脏健康活力,增强内脏功能,延缓内脏衰老,促进人体自我修复过程,达到逆转糖尿病、高血压,实现停针停药、远离并发症、抗衰延寿等效果。